Search

    
正念溝通藝術營隨筆心得2
    
  前陣子參加一場六天五...

  • Share this:

    
正念溝通藝術營隨筆心得2
    
  前陣子參加一場六天五夜的正念禪修營,主辦方#彩虹山嶺邀請梅村的五位法師跨海帶領,過程滿滿的感動,好像更能理解平時正念減壓、正念認知治療相關的書本或課程中,反覆強調正念絕對不僅僅是注意力的專注和覺察而已,而是要培養修習正念後的慈悲心。
    
  希望將一些心得,一次一點點的寫下來分享,也歡迎大家分享自己作正念或參加相關活動的經驗。:)
  
PS. 為了鼓勵大家按讚,也為了鼓勵自己繼續貼文,請滑過看過覺得喜歡或想表達支持的人們留下讚或留言呀~~~
本篇目標按讚+留言超過50個就寫下一篇正念溝通藝術營心得~
寫到第5篇有準備帶回來給大家抽獎小禮物的活動喔!快來期待一下吧~~~
    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    
2 無關好壞,只關選擇
  
  每天的正念修習活動中,有一項是工作禪。透過工作的過程練習保持對自身當下的正念覺察。出發前就在心裡默默希望被安排到園藝組,當日真的被分配到園藝時,真的相當開心!
  在園藝組的工作主要為除雜草和修剪花葉,沒想到這個看似簡單的工作促發思考很多事情。
    
  第一件事情是,什麼植物算是雜草?
    
  這次成員剛好有一位懂園藝的A先生,動作很快地就開始摘除雜草,我們好奇的詢問該怎麼分辨哪些是雜草?他停頓了一下表示這很難說明,就是去除不要的。
    
  除草的另一個思考點是,有些花開得很美,但它被歸類在雜草,讓我們又陷入一段掙扎。我們都捨不得美麗的花被摘除,要拔掉它彷彿扼殺美麗的事物。然後開始感傷的說:花開在不對的地方,就變雜草了。即使如此,我們還是想要維護它,討論一下留住了一些。
    
  過程中反覆看見自己難以選擇的狀態,也對於為何如此為難感到矛盾掙扎。
    
  這個狀況到第三天園藝時開始改善,當我們準備好要整頓花圃,A先生說:其實真的很難說那些是雜草、那些是花,要看這塊花圃想要種些什麼、栽培什麼、呈現什麼,如果不是想栽培的,那其他的就都是雜草了。什麼都想要留,就什麼都除不掉了。
  
  雖然是輕輕的一段話,卻讓我百感交集。有一種斷、捨、離的感覺直衝腦門。是啊,這些花花草草要剷除,並非它們長得不健康或不好看,而是,它們不是這塊花園想要栽種的植物,僅此而已。
    
  有時我們會不會也是這樣的思路在判斷東西是否去留?
  或是用這樣的角度在看自己的價值?
  留下來或離開的標準,並非人事物本身的好壞優劣,而是,是否屬於這塊花圃所要的?
  就像求學、求職,或是一段關係中的選擇或被選擇,有時候不見得是自己好或不好,也不是對方好或不好,就僅僅只是關於適合或不適合,自己或對方想要什麼。
    
  無關好壞,只關選擇。
    
    
文、圖/洪千惠心理師
    
本文同步更新於:洪千惠臨床心理師 (https://blog.xuite.net/lifejoan/hongcianhuei/586116426)
  
      
#mindfulness #正念溝通藝術營 #正念覺察 #正念認知療法 #自我疼惜
  
  
  
  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您好,這裡記錄、分享生活或工作心得、筆記,讓心理學回到生活,過得更好。 歡迎演講、工作坊、諮詢、合作邀約
View all posts